ghdhair100
Ununokt
Dołączył: 15 Gru 2010
Posty: 1876
Przeczytał: 0 tematów
Ostrzeżeń: 0/5 Skąd: England
|
Wysłany: Pią 16:12, 18 Mar 2011 Temat postu: 【国】与【 |
|
|
【国】与【国家】
我不知道,在汉语里,【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但我觉得,用【国家】指代【国】是有用心的。. 在我看来,【家】是一个基于血缘关系的互助共生体,而【国】则是一,个基于暴力统治的对立共存体。【家】与【国】,一个是亲情与互助,一个是对立与压迫。两者的内涵与喻象均相去甚远,甚至冰火不容。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对【国】的支配就如同对【家】的支配,均随心所欲,所以在他们眼里,【国】即【家】,【家】亦【国】。而于受众,[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国】与【家】则背道而驰。. 我的历史知识比较欠缺,但我从所知来看,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对【国】的认知与感情就和我们现在流行的【国家观】有很大区别(部分原因也在于当时的识字率低,作为愚民宣传主要媒介的书籍在不识字的百姓中发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也相对微小。不像现在有广播和电视,连文盲都很爱国)。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改朝换代和异族入侵(蒙、满入主中原)能够成功,其原因除了中国老百姓对新的征服者的暴力威慑的恐惧而放弃抵抗外,也暗示当时老百姓对当权者、篡权者和入侵者所持的心态:国是国,家是家,反正国不是自己的,谁当统治者,又有何不同。甚至,百姓在受够了当朝统治者的压迫后,反倒对夺权的新的统治者抱有一种迎来善政(仁政)的期待与幻想。如果某些地方的百姓对新政权或入侵者进行自发抵抗,那多半是由于新政权或入侵者对当地百姓进行了烧杀掳掠,这是一种自卫。这种自卫与基于爱国意识的捍卫政权完全有别。. 造词者将【国】、【家】二字扭到一起,并用于指代前者,显然是对前者的美化————是将【家】的温情与共济覆盖在用暴力和压迫筑成的血淋淋的【国】上面 ,将血淋淋的【国】漂白成了暖烘烘的【家】———— 是以套近乎、攀亲情的方式拉拢和愚化受众,让受众笃信统治者是于己有恩且爱己如子的父母官而不是压迫者,并引导受众像敬爱和保护自己的父母一样遵从和捍卫作为父母官的统治者,[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国家】一词的出现、传播和众可,完成了【国】的意象到【家】的意象的过渡与转化。并顺理成章地将【国】的统治者化身为恩泽万民的父母官,对受众享有了不容置疑的父权般的伦理权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遵从父权是【孝】的义务和体现,而孝道几乎是中国文化的第一道德准则)。在中国,爱国主义成为一种有效的愚民宣教,大概肇始于【国家】二字的出现,并流毒至今。. 从【国】的暴力性和压迫性看,受众的爱国不仅是一种自作多情,更是一种自虐。可以说,在非民主社会,爱国主义完全是一种自虐主义。要说这爱国自虐主义有什么特色的话,就是这种自虐主义能让自虐者亢奋激昂而不自察。. 只有在民主政体建立以后,【国】才从原有的压迫关系转化为众民同主共济的共生关系,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所以在我看来,非民主政体只能称为【国】,而民主政体才配称为【国家】。对于戴着【国家】面具,而实质上只是【国】的独裁专制政体,是不值得我去爱,更不值得我去捍卫的。. 在网上,就国家、政府、当权者的暴行与压迫进行辩论时,总听到类似的腔调:【国家对你再怎么样,[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也是为你好,就像父母打骂自己的孩子一样,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子女怎么能因此怨恨父母?】。这些人完全没有脑子(当然也可能是五毛装白痴)。问题是:统治者什么时候真把民众当成了自己的子女?就凭影帝们镜头前的那几滴眼泪或者领袖们红宝书里【为人民服务】的那些语录?还有,就供养关系看,究竟是老百姓成天吃喝玩乐,由国家、由公仆们小心供养着、伺候着?还是恰恰相反?如果是后者,那么在国与民的关系上找一个施恩与受惠的恰当比喻,也应当是【民为父,而国为子】(或者【民为父,官为子】)。当然由于【国】(【官】)掌握了暴力,而成了支配其【父】的【逆子】,但若把这样的【逆子】(国)当成了【民之父】,则是自轻与自贱了。. 语言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在我以后的文字里,能否让【国】和【国家】分离而不混淆,我也不能确定,何况任何语言都不具备如一位美女的轮廓般高清晰的分辨率。
The exclusionThe head teacher wrote to the parents of R and F telling them that neither R nor F could come back to school, but that they would be given help in completing their course at home. He should, of course, have told the parents immediately, ideally by telephone followed by a letter, of their right to make representations to the governing body.
10 12 Scotch is getting younger_190
Post został pochwalony 0 razy
|
|